VTE(静脉血栓栓塞症)是第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其中PE(肺栓塞)占到了院内死亡率的10%,对于VTE的防控工作早已被国家卫健委提上日程,号召各级医院建立VTE的院内防控体系。为逐步建立起我们医院的VTE防控体系,促进各科室培养VTE防控意识,保障医疗安全,降低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经济、时间成本,提高患者就医体验,我科继去年10.13世界血栓日VTE宣传活动,12.12“双12梁平区静脉血栓栓塞症研讨会”及今年3.17“骨科——胸外/血管外科VTE防控交流会”等宣传活动之后,于6月23日,联合肿瘤科、肾病内科及疼痛科开展了本次多学科的“VTE防控沙龙”活动。
(什么是肺栓塞?)
沙龙会由徐洪主任主持,分别邀请到了疼痛科吴成波主任、肿瘤科王永兵主任、肾内科刘健君副主任及相应科室的一线医生。
(徐洪主任开场致辞)
在徐洪主任的简短开场发言后,胸外/血管外科的张文龙医生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防控VTE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如何在临床工作中预防VTE、识别VTE及治疗VTE。张文龙医生特别提到,肿瘤患者中VTE形成风险升高4.1倍,而在接受化疗的患者中则升高6.5倍。我院挂牌梁平区肿瘤医院,今后可能将处理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而这部分患者VTE防控工作不容小觑。
(张文龙医生着重介绍肿瘤相关VTE的防控)
之后胸外/血管外科刘本立医生分享了关于CRT(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防控知识,着重介绍了如何评估CRT风险,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CRT,以及哪些情况下必须移除深静脉导管。与会同仁纷纷表示收益匪浅。
(刘本立医生分享CRT防控)
肿瘤科的陈泽刚医生则分享了自己的一例化疗后血小板降低合并VTE的病例,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讨论了针对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VTE患者的抗凝治疗问题,与会者也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陈泽刚医生分享CIT案例)
最后,徐洪主任为本次学术沙龙活动做了总结:本次活动再次为院内防控体系的建设推波助澜,在启动体系建设之前,让VTE防控的意识深入人心。徐洪主任同时指出,多学科协作是综合医院的优势,也是发展态势,VTE的多学科协作只是我科推行多学科协作的一个开始,除了VTE以外,我们和肿瘤科在肺食管肿瘤方面的合作已经比较成熟,和肾内科还可以在下肢动脉病变方面深入合作,而对于疼痛科来说,除了我们已经开展的股骨头坏死的合作外,对于一些下肢动脉性或静脉性的疼痛疾病的诊治方面也可以更深入地合作。与会者也深表赞同,表示科室间就应该加强学术文化交流,大家对于不同学科的疾病了解越多,对于患者的诊疗工作也就越精准,漏诊、误诊将会更少,患者的就医也将更安全,最终,“共筑健康梁平”将不再只是一句口号。
(会后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