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开展区内首例虚拟支气管镜导航(VBN)新技术

发布时间:2024/9/10 | 浏览次数:

近日,区内首例虚拟支气管镜导航技术(VBN)在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开展,为周围型肺病变(PPLs)患者的精准诊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患者因发现肺结节10+天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有20年吸烟史。胸部增强CT检查提示双肺多发结节(主病灶位于左肺上叶舌段,大小约26×23mm的实性结节,LU-RADS 4X类)。初步诊断:左上肺恶性肿瘤可能。需取得靶病灶组织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诊断。


左肺上叶舌段结节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黄晓慧主任组织科内医护讨论:因患者病灶位于亚段远端,普通支气管镜可能无法看到病灶,于是决定使用虚拟支气管镜导航新技术(VBN)下超细支气管镜联合径向超声实施肺活检(EBUS-UT-TBLB)。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黄晓慧主任、肖婷婷主治医师、蒋玲主治医师、钟倩主管护师等先利用虚拟支气管镜导航技术(VBN)进行术前规划,按照术前规划的路径,在虚拟导航引导下推动支气管镜快速准确至靶病灶区域的气道,随时观察虚拟导航的虚拟路径并进行匹配,预计到达靶病灶后,再通过径向超声(r-EBUS)对病灶进行二次确认,确认无误后,使用活检工具顺利取得病变组织,立即进行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ROSE),经过显微镜下观察,镜下见异型细胞,结合细胞学形态特点,考虑腺癌,标本取材合格,送检病理科。手术过程约15分钟。术后未见出血、气胸等并发症。术后病检报告证实肺腺癌。


虚拟导航下的超声支气管镜活检


病检结果:腺癌

此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是我院呼吸介入领域的一大突破,标志着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对周围型肺病变(PPLs)诊断技术又一飞跃式进步,能够更精准的对肺外周病变的良恶性进行鉴别,并提供解决方案,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为肺外周病变患者诊疗带来新福音。

最新新闻